鏜床加工的產(chǎn)品(如精密機械零件、模具、箱體類工件等)通常具有較高的尺寸精度、表面光潔度和形位公差要求,長期存放時需重點防止變形、銹蝕、表面損傷及精度失效。以下是具體注意事項:
一、存放前的預處理
清潔與去應力
徹底清理工件表面的切削液、鐵屑、油污等殘留物:可用工業(yè)酒精、煤油或?qū)S们逑磩┎潦茫_保表面干燥(尤其金屬工件,避免殘留液體導致銹蝕)。
對大型或結構復雜的鑄件、焊接件(如鏜削后的機床床身、箱體),若存放前未進行時效處理,需先通過自然時效(存放于通風處2-4周)或人工時效(低溫回火)消除內(nèi)應力,防止存放期間因應力釋放導致變形。
表面防護處理
金屬工件:
非加工面(如毛坯面)可涂刷防銹漆或防銹油(如硬膜防銹油),但需注意:加工面(已達到精度要求的表面)若涂油,需選用易清洗的薄層防銹油(如脫水防銹油),避免油膜過厚影響后續(xù)裝配或檢測。
精密配合面(如軸承孔、導軌面)可覆蓋防銹紙或塑料薄膜,再用膠帶固定,隔絕空氣和潮氣。
非金屬工件(如工程塑料、復合材料零件):避免使用油性防護劑,可用干燥的軟布擦拭后,直接覆蓋防塵罩,防止表面劃傷或老化。
檢查與標識
存放前需復檢工件尺寸精度(如孔徑、垂直度、平面度)和表面質(zhì)量,確認無加工缺陷(如劃痕、崩邊),并記錄實測數(shù)據(jù),作為后續(xù)啟用時的基準。
對工件進行清晰標識:標注零件編號、加工工序、精度等級、存放日期及責任人,避免混淆(尤其批量存放時)。
二、存放環(huán)境的控制
溫濕度要求
優(yōu)先選擇恒溫恒濕倉庫:溫度控制在15-25℃(溫差波動≤5℃/天),相對濕度保持在40%-60%(金屬工件需≤50%,防止銹蝕;塑料工件需≥40%,避免干裂)。
避免極端環(huán)境:遠離熱源(如暖氣、烘箱)、水源(如水管、加濕器)及陽光直射,防止工件因熱脹冷縮產(chǎn)生變形,或因潮濕導致金屬銹蝕、非金屬老化。
防塵與防污染
倉庫需保持清潔,定期除塵(每周至少1次),避免粉塵、顆粒物附著在工件表面(尤其精密加工面,粉塵可能導致微觀劃痕)。
禁止與腐蝕性物質(zhì)(如酸堿溶液、焊接煙塵、油漆稀料)同庫存放,防止工件表面被腐蝕(如不銹鋼工件接觸氯離子可能產(chǎn)生點蝕)。
若存放環(huán)境存在油煙或水汽,需對工件進行密封包裝(如用密封袋+干燥劑),或使用帶過濾功能的存放柜。
空間與承重要求
存放區(qū)域地面需平整、堅實,避免因地面沉降導致工件傾斜或受壓變形??射佋O橡膠墊或木質(zhì)托盤,隔離地面潮氣和雜質(zhì)。
三、存放方式與堆疊規(guī)范
根據(jù)工件特性選擇存放方式
大型/重型工件(如鏜削后的箱體、法蘭盤):
需單獨存放,避免堆疊。放置時需確保重心平穩(wěn),可用等高的墊鐵(材質(zhì)硬度低于工件,如鑄鐵墊鐵)支撐在工件的加工基準面或剛性部位(避免支撐在薄壁、懸空部位,防止變形)。
若工件帶有通孔或定位孔,可使用專用支架(如帶定位銷的架子)固定,防止晃動或傾倒。
中小型/精密工件(如鏜孔后的軸套、滑塊):
放入專用料盒或貨架,料盒內(nèi)墊軟質(zhì)材料(如泡沫、絨布),避免工件之間相互碰撞、摩擦。
對細長類工件(如鏜削后的長軸、桿類零件),需采用水平懸掛或多點支撐(如V型架),防止因自重產(chǎn)生彎曲變形(支撐點間距需符合材料力學要求,避免撓度超標)。
堆疊限制
嚴禁無序堆疊:金屬工件堆疊高度不超過1.5m,且每層之間需用隔板(木質(zhì)或塑料板)分隔,確保下層工件不受上層重量擠壓變形。
精密工件(如公差≤0.01mm的孔系零件)禁止堆疊,需單獨放置在防靜電托盤或?qū)S霉ぱb內(nèi),必要時使用真空包裝。
四、特殊工件的針對性防護
帶有精密孔系的工件(如機床主軸箱、閥體)
用塑料堵頭或?qū)S萌用芊馑型?、螺紋孔,防止灰塵、雜物進入(尤其深孔、盲孔,清理難度大)。
若孔內(nèi)有配合件(如軸承、襯套),需在接觸面涂抹少量潤滑脂(如鋰基脂),再用塑料膜包裹,防止銹蝕或卡滯。
薄壁/易變形工件(如鏜削后的薄板、殼體)
存放時需增加輔助支撐(如在內(nèi)部填充泡沫或剛性框架),抵消自重產(chǎn)生的應力。
避免長時間靜置同一姿態(tài),可每3個月翻轉(zhuǎn)一次工件(需使用專用吊具,避免搬運時變形),減少局部應力集中。
裝配后的半成品
若工件已部分裝配(如鏜孔后預裝了導軌、齒輪),需確保裝配面無松動,并用膠帶固定活動部件(如齒輪、滑塊),防止存放時因震動導致錯位或磨損。
五、定期檢查與維護
每月檢查:
查看倉庫溫濕度是否超標,及時調(diào)整;
檢查工件表面有無銹蝕、霉斑或劃痕,對金屬工件的防銹油膜進行補充(若出現(xiàn)干涸);
確認堆疊狀態(tài)是否穩(wěn)定,墊鐵、支架有無松動。
每季度維護:
對精密工件進行抽檢(如用千分尺測量關鍵尺寸),確認是否存在變形;
轉(zhuǎn)動帶有活動部件的工件(如軸承孔預裝件),防止長期靜止導致卡滯;
更換密封包裝內(nèi)的干燥劑(若吸濕飽和)。
六、再次啟用前的處理
拆除防護措施:去除防銹油(用煤油或?qū)S们逑磩┣逑?,避免殘留影響后續(xù)加工或裝配)、密封膜和堵頭,清理表面灰塵。
復檢精度:對比存放前的實測數(shù)據(jù),檢查關鍵尺寸、形位公差是否在允許范圍內(nèi)(如鏜孔的圓度、圓柱度是否超標),必要時進行二次修整。
功能測試:對帶有配合結構的工件,進行試裝配或動態(tài)測試(如滑動面的順滑度),確保無卡滯或異常磨損。